滨海新区:加快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 招商动态 |2013-10-28
在东疆仓储式汽车展销中心,千余辆不同品牌、型号的进口汽车展现在市民面前。与以往单纯的汽车仓储、交易不同,这里为国内外贸易商搭建了一个直观展示平台。
在高效便捷的通关体系带动下,这个全国首家仓储一体化汽车保税展销中心,从今年4月份成立以来,已吸引了100多家贸易经销商入驻,进口汽车达5000余辆,助推了天津口岸从汽车仓储码头向贸易平台转型升级。
新区第一次党代会以来,以探索建设高效便捷的口岸体系为目标,完善大通关体系,实现港口和口岸功能向腹地省市的延伸,吸引了更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集聚;以对外贸易、对外合作为重点,借助国家赋予的诸多先行先试政策优势,不断创新探索,破题航运中心,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全力打造对外开放门户,提升对外合作水平。
新区开发开放所积聚的综合优势,对外开放的深度、广度和力度都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正从对外开放的窗口变为“门户”,从对外贸易口岸变身为国际航运“中心”。
截至目前,滨海新区已吸引了12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总共投资了260多个项目,年合同外资金额已超140亿美元,年外贸进出口总额800多亿美元,国际间的合作交流日趋频繁。
突出优势 完善大通关体系
贸易便利化水平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商品在天津口岸集聚的关键。第一次党代会以来,新区从实际出发,以探索建设高效便捷的口岸体系为目标,实施口岸“大通关”;构筑了“多点报关、口岸放行”,“集中审单、集中查验、集中转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全新监管模式,同时也将港口和口岸功能不断向腹地省市延伸,最大限度减少了企业通关时间、降低了通关成本。
“以前从国外进口一个集装箱的葡萄酒,完成通关手续需要16-18个工作日,而现在,报关报检联合查验、并联进行,差不多7-9个工作日就可办完所有的手续。”东疆佰祥红酒交易市场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通关速度在全国也是非常快的。
大通关也是大开放、大服务、大合作的重要体现。近几年来,天津口岸与内陆省市持续推进“属地报关、口岸验放”的区域通关模式,推进无水港、区域营销中心建设,不断推动港口功能、口岸功能、保税功能向腹地延伸,创建国际一流的口岸运行体制,为内陆地区走向海洋搭建“黄金通道”。据统计,去年天津港70%左右的货物吞吐量和50%以上的口岸进出口货值来自天津以外的各省区,滨海新区辐射和带动功能增强,正在成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先行先试 打造国际航运中心
开放空间决定发展空间。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新区在开发开放的进程中,不断用改革创新注入活力和动力。“加快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离不开对外开放,都需要全球化的资源配置,而国际航运中心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重要载体。”滨海新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在国务院批复的《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下,新区以东疆保税港区为载体平台,在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国际航运税收政策、航运金融业务和租赁业务等领域创新探索,将政策优势变化为区域优势,不断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如今在东疆保税港区,嬗变已经深度展开。这里正不断“破题”,吸引船舶、资本、人流物流迅速聚集,加快与国际航运中心接轨的步伐,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
“要想真正成为国际航运中心,除了港口这一核心战略资源外,吸引大量船舶前来登记、船公司在这里注册也是至关重要的。”东疆保税港区管委会主任张爱国颇有感慨地说。今年交通运输部正式批复同意了《天津东疆保税港区国际船舶登记制度创新试点方案》,这也标志着东疆将在全国率先实施国际船舶登记新制度。在东疆登记的船舶享有出资比例的放宽、税收方面等多方面的优惠,这将使东疆成为吸引中资远洋船队回国登记换挂五星红旗的政策高地和服务窗口,有效提升东疆国际航运要素的聚集力,加快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
而在金融领域,东疆也在不断推进金融资本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如在国家赋予的优先借用外债指标、出口退税等先行先试政策支持下,东疆飞机租赁业务先后创造了20余个新的融资和租赁结构,发展速度快速提升。这几年来,东疆飞机租赁业务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东疆飞机租赁资产总额约120亿美元,占据国内市场份额的九成以上,这里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我国飞机租赁聚集地;而在船舶和大型设备租赁方面,民生租赁、工银租赁、环球租赁和国中租赁等企业利用租赁创新试点政策,已在船舶、海工装备、新能源设备租赁领域展开了项目前期工作。
